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今天讲三种《营造法式》中提及但未展开详述的特殊的斗栱组合构造:单斗只替、把头绞项造、斗口跳,它们构造简单,做法互有关联,所以放在一篇里,可以有个对比。图片
单斗只替(图2)“单斗只替”是一种不出跳斗栱,指仅用一只斗和一只替木承托檩,将柱、梁、檩结合起来。实例:太原晋祠鱼沼飞梁。图片
把头绞项造(图3)“把头绞项造”是一种用于柱头的外檐斗栱。做法为泥道栱与梁栿的前端在栌斗的斗口内十字搭交,梁头呈耍头样式从栌斗斗口伸出。泥道栱两端置散斗,中心置齐心斗,斗上搁柱头枋。有学者认为,“把”字为传抄过程中误写,应为“杷”,因形似杷头而得名。“绞”是木构件十字搭交的意思,“项”为脖子,法式卷五中注释为“入斗口处”。连起来就是杷形栱(即“一斗三升”)与梁栿前端在斗口处十字相交,这也是“把头绞项造”与单纯“一斗三升”的区别所在。实例:严格意义上的把头绞项造仅见与砖石塔,如西安兴教寺玄奘塔、登封会善寺净藏塔。其变体可见于西溪二仙庙东梳妆楼一层檐柱柱头(杷形栱上承托替木再承柱头枋)。图片
斗口跳(图4)“斗口跳”是一种用于柱头的外檐斗栱。梁栿的前端与泥道栱在栌斗斗口内十字搭交,并作华栱头从栌斗斗口伸出,承托撩檐枋。泥道栱承托柱头枋。根据《营造法式》,斗口跳不成为铺作。实例:山西平顺天台庵弥陀殿。.参考资料东南大学中国古代建筑术语注释与翻译(2023)成果选.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免息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