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内蒙古伊泰集团低调接手恒大遗留的北外滩地块时,市场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。这个距黄浦江仅300米的"钻石地块",曾因恒大暴雷荒废四年,如今被手握千亿现金的能源企业重新激活。"以后直接看产品"的简短回应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豪宅市场博弈?
北外滩"钻石地块"的前世今生
2020年9月,恒大经过38轮激烈竞价,以22.95亿元击败保利夺得该地块,楼面价约5.1万元/平方米。项目原计划打造顶级大平层"恒大外滩天玺",却因资金链断裂搁浅。地块核心价值毋庸置疑:紧邻白玉兰广场,与陆家嘴、外滩形成黄金三角,四年来北外滩住宅用地仅出让2宗。
伊泰集团接盘后调整产品定位,放弃恒大原计划的超大面积顶豪,转向180-240㎡的"改善型豪宅"。分析师卢文曦指出,10万+/㎡的定价具有市场基础,相比绿城同期地块12.6万元/㎡的楼板价,该项目仍具成本优势。
解码上海豪宅买家图谱
据市场调研,北外滩豪宅买家主要分为三类:陆家嘴投行高管和私募基金经理构成金融客群,互联网创始人与芯片企业高管代表科技新贵,长三角制造业主和跨境电商掌门人则是传统产业代表。中介数据显示,其购房动机中资产配置占70%,子女教育20%,身份象征仅10%。
典型案例显示,某私募合伙人去年底以现金购入北外滩某项目380㎡户型,主要考虑"美元资产配置受限,核心地段不动产更安全"。这种避险心态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颇具代表性。
高净值人群的置业密码
2023年北外滩豪宅成交呈现三大特征:45%选择一次性付款,180-240㎡户型占比超六成,平均看房3次即决策。伊泰项目定位恰好契合这些特点,预计将吸引两类新买家——长三角制造业二代接班人和金融机构中层管理者。
值得注意的是,项目包含5600㎡历史保护建筑,这对缺乏上海开发经验的伊泰构成挑战。但商业占比小的规划,降低了运营难度,符合当前豪宅买家偏好纯住宅的趋势。
豪宅市场的避险逻辑
煤企接盘现象背后是深刻的宏观经济逻辑。能源行业近年现金流充沛,而优质不动产成为对抗通胀的首选。克而瑞数据显示,2023年上海单价15万+豪宅成交量逆势增长12%,印证了核心资产的避险属性。
北外滩地块的特殊性在于,它既是稀缺的城市核心资产,又因历史遗留问题存在折价空间。伊泰5.1万元/㎡的楼板价,相比周边二手豪宅15万+/㎡的售价,形成了天然的利润缓冲垫。
风云变幻中的价值博弈
该项目面临三重考验:历史建筑改造的合规性、非房企开发豪宅的专业度、市场对"煤老板"标签的接受度。尤其当绿城等品质开发商同期在北外滩拿地时,伊泰需要证明其产品力不输传统房企。
上海豪宅市场正在分化,一边是外滩源等顶豪项目保持热度,一边是部分伪豪宅出现滞销。这个曾经"逢开必罄"的钻石地块,将成为检验市场真实需求的试金石。当煤老板遇上黄浦江,这场跨界博弈或将重新定义核心资产的价值逻辑。
免息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