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因一条短信和一张背景图,让一位小女孩儿的妈妈睡觉都不踏实了,一想起来就后怕,感觉有些“瘆得慌”。
坐标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天街,在这个商场的6楼开着一家西贝餐厅。市民王女士是这家店三年的老会员了,而且光顾的频率还挺高,基本上每周都会过来消费一次。
不过,现在她已经对这里产生了心理阴影,并声称以后再也不会来这里吃饭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,能让她对一个饭店产生如此强烈的抵触情绪呢?
去年,王女士莫名其妙收到一条短信:“小媛开学了,有没有好好读书?要健康成长,开开心心的。”
“小媛”是自己女儿的名字,短信的内容也是非常暖心的祝福,只不过这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。
王女士回信息,询问对方是谁?结果对方竟发来自己女儿的一张照片,然后附上了一段话。
“昨天翻相册,看到一张照片上有你的会员信息,上面有这个号码,就试着发条消息。我是之前西贝的服务员,不好意思可能有点儿冒犯,打扰了(抱歉)。”
虽然感觉有些诧异,但王女士并没放在心上,毕竟自己经常带着女儿去西贝就餐,有服务员拍到过女儿的照片也不算太稀奇。
不过,接下来发生的事,着实让她有点儿害怕了。
前几天,王女士的闺蜜在刷短视频的时候,偶然看到一个账号,账号的背景图片就是小媛的照片。闺蜜以为这是孩子姥爷的账号,于是截了张图来找王女士核实。
王女士一看,账号背景图的照片,正是去年陌生号码发来的那一张……
如果说一个饭店服务员看到长相可爱的小朋友,拍张照片并不奇怪,之后问候祝福一声也说得过去,但把别人家孩子的照片设置成自己账号的背景图,就确实有点儿让人想不通了。
生活中哪儿有人会这么干?他又是基于什么样的心理呢?王女士越想越觉得这事儿不简单,越想越觉得瘆得慌,于是开始担心起女儿的安全来。
为了搞清楚真相,王女士通过私信联系了账号的所有者。对方马上为自己的冒犯行为连声道歉,并第一时间更改了背景图,同时向王女士保证:“发誓这张照片不会再出现。”
他还解释说,照片其实很久以前就删除了,只是此前用它设置了背景图,而背景图一直没换过。另外他自认为这是个比较私人的账号,没想到被王女士的闺蜜刷到了,完全是无意冒犯。
解释的过程中,他还不断发来“抱歉”、“真的抱歉”、“认识到错误了”等道歉的话语。
不过,王女士一直想不通,他为什么会把自己女儿的照片放在账号背景上将近一年的时间。
“我也很奇怪,就觉得很变态啊。”王女士如是说。
根据对方后来的解释,他是一名大学生,当时去西贝是打暑假工,也是第一次打工。这期间又苦又累,工作压力很大。而王女士的女儿是唯一一个跟他说过话,聊过天的小朋友。恰好那时候他要离开饭店了,就拍了一张照片,觉得很有纪念意义。
至于为什么设置成账号背景,是因为当时觉得自己拍照技术还挺好的,也是单纯为了纪念那段打工的岁月。账号平时也主要是跟朋友聊天发发视频,所以没觉得有什么不妥,但没想到给王女士带来这么大的困扰。
大学生还反复强调,自己是正常人,让王女士放心。
“真的真的很抱歉,我真的不是变态,我是个正经大学生。”
也许是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,也许是王女士的质问让他感到十分沮丧,最后他发来这样一句话:“请你消消气,你这辈子都见不到我这种‘下等人’了。”
王女士表示,女儿被拍照片的时候才6岁,作为一个母亲,遇到这样的事,心里真的很害怕。
现在,该大学生的手机号已经停机了,王女士就把自己的遭遇反映给了店里。她认为店里存在管理上的问题,一个服务员为什么能随随便便看到会员的手机号?还能随便跟顾客联系,甚至把顾客孩子的照片放在主页?
王女士希望店里能向她道歉,同时就此事引起店里对顾客个人信息的重视。然而,西贝的处理态度让她很不舒服。
店方认为,该大学生只是个暑假工,给王女士发短信的时候早已离职多时,属于个人行为,跟西贝没有关系。另外,这件事也并没有给王女士和孩子造成实质性的损失,没有酿成什么后果。所以,不能出具致歉说明。
王女士作为一个反复来消费的老顾客,作为一个三年的老会员,餐厅冷漠的处理态度让她心寒不已。而且她不管是找店长,还是电话联系西贝的总部,官话套话听了一堆,就是没有听到半句道歉的话。
现在,王女士已经不想再听扯皮的话了。她发誓自己再也不会踏进这家店消费,同时把这件事公之于众,以此来让西贝公司引起重视。
事件在网上曝光后,大部分网友都对王女士的遭遇感到气愤,确实让人害怕。还有不少网友断言,这个大学生就是个恋童癖。
笔者倒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,假如这个同学就是一个心思比较细腻的人呢?他会对自己第一次打工的所有经历都感到新奇;他在压力山大的时候,也确实会因为一个小朋友跟自己互动而感动不已;他也很有可能会因此觉得这个小女孩很亲切,想要拍张照片,迫不及待地发个朋友圈;他还会因为拍出的照片好看而沾沾自喜,随手设置个背景来纪念那个不同寻常的暑假;当偶尔回忆起那段时光时,他也会产生问候一下、祝福一声的冲动。
我们每个人都年轻过,都经历过那个感性的年龄段,只是有的人不太明显,而有的男生却能感性到如女孩子一般。至少,在我的同学里,就有好几个这样心思细腻的人。
当然,我并不是在为他无脑开脱。如果他确实是个恋童癖,确实心理变态,大家怎么骂都不为过。但在了解其真实人品之前,就匆匆给他扣上一个“恋童癖”的帽子,那不就成网暴了吗?倘若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弱的话,这些舆论很容易导致他抑郁的,甚至可能走极端,到时候谁又会站出来负责呢?
站在王女士的角度,身为一个母亲,看到自己女儿被拍照片,被陌生人设置成背景,感到害怕是正常的。去质问当事人,去找店里讨说法也是正常的。因为她需要搞清楚,这个陌生人对自己的孩子到底有没有危险。
说到底,这仍是一件没有彻底搞清楚的事情,网友们直接给下个“恋童癖”的定论,个人感觉还是有些武断和草率了。
我希望这篇文能被当事人看到,如果你确实对小女孩产生了不该有的情愫,那就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,尽快驱除脑子里的邪念,把自己变回正常人。
相反,如果你被大家冤枉了,可以网上发个声明,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。或者你什么都不用说,只要做到不要被网上的舆论左右心绪就好了。
我真心希望你是后者。
敬请点赞,转发,关注。
免息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